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

凡事起頭難---人才組織篇(二)(7)


外包的進行過程I
  一開始美工必須先把版型敲定,工程師才能開始動工,所以很快地就寄了初步的版型給我,當時的我,對於啥是良好的使用者介面並沒有概念、加上本身對於美感的判斷實在過於薄弱,所以並沒有特別要求,很快的就通過了,因為我在乎的是功能是否完善,我要的是一個功能都ready的網站,而非給我一個虛有亮麗外表的網站,畢竟當時覺得改版並不難,同時也認為一個工具平台要的是整齊的外觀,而非亮麗的外觀。
##ReadMore##
  初期,工程師必須先行理解網站建構書內所有相關功能的來龍去脈,因此每天都會丟好多問題與我溝通,我並不討厭這樣的過程,相反的是我非常喜愛,我認為儘管沒有辦法像自己的員工一樣,可以每天當面掌握進度,但若每天都有些問題來詢問,代表著真的有關心我的案子,也就比較放心,並且這樣的雙向來回討論可以幫我修補這份建構書的不足之處、以及瞭解工程師單方面的誤會在哪裡,有助益日後的進度。
  然而大部份的時間裡,我還是處於無法掌握的狀態,整天只能乾著急,只能不斷地發信或敲msn給業務或者所謂的助理工程師,「請問一下工程師那裡還有問題嗎?」「請幫幫忙摧一下好嗎?」「請問一下現在的狀況進行到哪裡了?」隨著每個檢查時間點的到來,我越是擔心,工程師那裡也的確一次一次的拖延、或者應該交付的功能不完全,理由就是千篇一律的功能比想像中複雜、很多技術問題有待進一步克服、這功能必須等之後的功能做好才能呈現等等。
而我的標準也漸漸降低了,有時候延個一禮拜反而值得安慰,畢竟有總比沒有好;就算看到充滿問題的成果也令人從生氣變成無奈,因為那代表著至少我可以加以測試並和工程師開啟對話。
  隨著每個功能問題的一一浮現,整個進度時間表也跟著延後,而我也只能告訴著自己,晚到總比不到的好,我也發現了這樣的溝通過程出了很多問題,這問題其實早從一開始就讓我覺得很奇怪了,因為簽約時上面的乙方也就是接案者,和我接洽的公司名稱並不一樣,業務告訴我這公司是之前的名稱,現在準備要和這間台南的公司合併了,之後會把名稱換成正確的,但儘管email的稱謂有漸漸換成台南那公司名稱,但每次我踏進公司時,招牌的名稱卻還是沒變,我也查了網路上關於這兩間公司的一切,其實心裡大概有個底了,但每當我詢問一次,得到的答案都是很敷衍,我也覺得就算了,畢竟我的重點是網站要做出來,你們公司的組織概況要怎麼搞,我不用太去瞭解。
  其實我也早就發現高雄的這間公司,其實如一開始與我接洽的業務經理所稱,他們就真的只是業務而已,到處接案子然後再到處發包,我的網站和logo美工都是這樣處理,起初的確還蠻有效率的,所以也就沒那麼在意到底是否是自己做的,但越到後來越發現不對勁,時間拖延就算了,很多時候問題的傳達除了有時間的遞延效果外,連問題的本身也打折了,因為中間的傳話太多層了,這樣來來回回的錯誤修改實在花費彼此太多的時間成本了。

HEMiDEMi Technorati Del.icio.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

0 意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