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所的我
大學蠻封閉的我,下定決心要好好在研究所闖出一番成就,再加上我提畢一學期、又住高雄的關係,所以我很早就先到中山企研了,不僅開始和 教授在做計劃,更開始在校打工,累積人脈。果不其然,這樣積極的我,一開學就有著比較好的立足點,同時也有更多的機會,看到校內BBS發布的一封訊息,「甄選赴大陸參兩岸青年創業精英邀請賽」,我眼睛為之一亮,這就是我要的,進中山前就知道很多學長姐參加許多的創業比賽都有好的成績,而我也很想創業,因此一定是要在研究所生涯參加創業比賽的,這次的機會我當然不會放過,雖然什麼是創業我絲毫不知道,更不用說創業比賽是做啥的,但我還是厚著臉皮去參加了,甄選的人數超出預計的人數,在此也感謝帶隊 老師黃北豪 教授,您的仁心讓我們當初的八個人都能參與到,而不用落選。
##ReadMore##
積極的參加創業比賽
第一次的比賽總是不安,對於創業計劃的發想、BP的撰寫我就像是小學生一樣,很多都不懂,覺得自己念了四年的企管系也不過爾爾而已,居然還是第一名畢業的,當時的我有點沮喪,因為感覺對這團隊使不上力、給大家的助益並沒有太大,相信當時的大家應該都是這樣過來的,慶幸當時有一位學長有過創業比賽經驗,他帶領著我們,讓我們找到適當的方向;也謝謝當時的一位隊長同學,他是我一位很好的兄弟,有著極度不可思議的自信心,每每在關鍵時刻都可以振奮所有人的士氣,消除每個人的自卑感。就這樣帶領著大家到了大陸比賽也不緊張,很幸運的,我們居然獲得的首獎,這讓我更慚愧了,因為覺得很不踏實、很不足夠。
所以我更用心的收集各式各樣的創業計劃書、閱讀更多的創業案例、學習更多的創業知識,來填滿心中的那股不踏實感,從那次比賽開始,我自己覺得我開始脫胎換骨了,有更多的自信去面對學生時的創業比賽。
研究所的創業路
1.我的修課計劃是照著創業的路邁進:包括像是創業管理、智慧財產權、新事業開發、科技創新管理、創業投資、科技產業分析等等,也感謝中山企研提供了這麼多的創業管理學程的課,這是大學時或者其他學校看不到的東西。
2.我所找的指導教授也必須符合我的創業路:劉常勇教授是台灣創業管理教育的先擘,在台灣還沒有人認真的討論創業管理學時,他就開始引進了很多國外的新興知識,讓大家知道原來創業管理也是一門學問,其著作「創業管理的十二堂課」更是當時不得了的創業必讀聖經,所以我一定要拜他為師,和他好好的學習創業相關的知識。
有關於和他的相處,或許未來文章會有更多的著墨,因為他的關係,所以我當了大學部創業學的助教,開始試著和學生 教授創業學和如何寫BP,也試著當起業師的角色輔導他們的創業計劃,老師也分派了許多相關於創業的教材、文章、案例供我閱讀和撰寫,這真的令我對創業有更深的體悟、也讓我成長精進不少。
3.我的論文也照著這條路邁進:當時覺得我應該不可能一畢業就創業,而我又不想我的職場生涯距離創業太遠,因此我的工作目標鎖定在創投業。創投簡單說就是憑著銳利的眼光、專業的產業知識、豐富的人脈和資源,找到有未來的新創事業,給予有形和無形的資源幫助,讓他們順利長大,同時從中獲取大量的利益,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酷的事業,不是因為可以從中獲取高風險的高報酬,而是因為可以藉此看到非常多新奇的創業計劃、認識到許多擁有創業家精神的人脈、更可以豐富自己的眼界。
所以我希望我的論文能夠去研究創投,但是私人創投已經有許多人研究過了,因此順著另一位指導教授黃振聰 老師的意見,開始研究「企業創投」,這在當時的台灣可以說是非常新的領域,幾乎沒有前人研究探索過,關於什麼是企業創投,可以參閱我當時所寫的論文,「台灣企業創投可行模式之研究」,也可以閱讀當時恰好天下雜誌新出的一本書,「成長的賭局」。透過寫論文之便,我可以去參訪很多大企業的創投部門或公司,像是中鋼、聯電、光寶、研華、廣達等等,這對當時的我,是非常的興奮,所以別人寫論文或許很頭痛,但我卻是非常的樂在其中。
4.我的研究所活動更必須照著我的創業之路邁進:當時的我只要看到有創業比賽、行銷個案比賽、經營模擬競賽我一定會報名,可以說只要一看到比賽眼睛就紅了,再忙也要參加,最高紀錄同時間有五個比賽一起在進行中,有了第一次大陸創業比賽的經驗,往後的比賽我大都是隊長或者CEO的身份,組織著團隊參加比賽,我告訴自己我要找不同的人合作,藉此培養每一個人脈關係,切磋每一個人的特長、學習和不同人的相處,所以我整天就是在開會討論,當時甚至有人給了我「比賽達人」、「創業小王子」的稱號,關於創業比賽的經驗和體悟,日後或許有機會再寫一篇文章來專文分享。
為什麼我要那麼積極的參加比賽呢?因為我要有實務經驗,不然企研所的人每每都被批評為「紙上談兵」、「說了一嘴的好策略」,況且出了社會很難再有機會去體驗失敗,而且沒有一個舞台可以讓我們自由去揮灑,學生時的各種創業、行銷個案比賽提供了這樣的空間讓大家實際去計劃、模擬、感受,雖然會吃掉不少的玩樂和課業時間,但絕對是值得的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